电镀原理
发布时间:2023-09-07 浏览量:1019
如【图1】所示,将待镀产品放在含有待“镀”金属离子的电镀液中,以待镀产品作为阴极(-),以待镀金属(可溶性阳极)作为阳极(+),在两极之间连接直流电源并施加适当的电压,则电流流过时会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,让待镀金属析出,并生长成为镀层皮膜。
※ (注1)什么是可溶性阳极
是指随着电镀处理的进行,金属会溶解到电镀液中的阳极。由此可以补充电镀液中减少的金属离子。如果在阴极析出的镀膜中的金属量和在阳极溶解的金属量相同,那么电镀液中的金属量就不会波动,这是最理想的情况。(镀铜等)
与此相反,有时也会使用不会溶解于电镀液的阳极(不溶性阳极)。此时,是利用化学药剂补充金属离子。(镀铬等)
※ (注2)什么是还原反应
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(溶解在电镀液中的金属)因直流电流(电子)而在阴极(待镀产品)表面由离子(失去电荷)转化为金属的反应。与此相反的是发生在阳极的氧化反应,金属溶解在电镀溶液中成为金属离子。这两种反应同时在阴极和阳极上进行。
在日本,“电镀”一词通常是指为了装饰或防腐蚀而进行的金属皮膜本身,但有时也包括“形成镀膜的整个作业过程”。例如,当我们说“这个电镀很硬”时,我们的意思是镀层皮膜的硬度高,而当我们说“这个电镀很糟糕”时,我们是在评估包括镀前抛光和后处理在内的整个电镀作业过程。
“めっき”一词原本指“镀金”,在日语的大众传媒中也会使用对应的外来语词汇等。在古代,给佛像镀金时是采用汞齐法,黄金的金黄色在溶解于汞中时消失,所以被称为“灭金”(めっきん),之后变为镀金,由于汉字的限制,后来转变为现在的“めっき”一词。
-
2023-08-18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,拥有制造五金制品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,中国工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巨大的五金需求,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,汽车工业、工程机械、农业机械、环保机械、机床等对五金、弹簧和基础件的要求越来越高。
-
2023-08-18进入会员中心,点击安全设置,选择安全设置里面的修改密码
-
2023-09-14在全球制造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,德国为了应对美国和日本制造业的竞争,提出了“工业4.0”的国家级战略,这必将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挑战。中国虽然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,但还不是强国,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中国提出了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制造强国建设战略。
-
2023-08-18进入会员中心,点击个人资料,点击个人资料里面的编辑